欢迎您访问国际认证鉴定中心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400-654-5809
培养拓展高职产学合作教育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认证鉴定中心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新路1024号
          阳光科创中心A座2210

电话:400-654-5809(全国免费热线)
          0755-23606871 23606872
          1481023464(合作咨询QQ)

邮箱:1481023464@qq.com

培养拓展高职产学合作教育
时间:2017-06-10 18:1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阶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的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日益明确,并逐渐形成共识。作为隶属于国家地震局的行业高职院校,我们体会到:所谓以服务为宗旨,就是要想方设法办好让人民、让行业(企业)、让政府“三满意”的教育;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千方百计致力于形成学生、企业(用人单位)和学校“三赢”的产学合作教育机制。而开展“订单”式培养,则是形成产学合作教育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按需定产”,主动有效地服务防震减灾事业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建校30年以来,一直承担为防震减灾事业三大工作体系(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的应用普及到所有领域;九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已经完成地震观测技术由模拟向数字化的全面改造;十五期间,又开始了投资近30亿元的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地震数字观测网络”建设。这些改造和建设项目全都是围绕高新技术应用的技术革命,都需要具有相应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高技能人才来安装、调试、维护和使用。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积极主动地联络、配合行业教育主管部门,争取立项并多次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全国地震行业近200个单位或部门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及时、系统掌握行业有关人才需求信息,已经形成了每年一次的调研制度,将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追踪调查合二为一。

    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由教育主管部门出面,召集各省地震局等用人单位拟定当年招生计划,并预签用人协议;与此同时,组建主要由行业专家和一线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针对性地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按需定产”——形成初步“订单”,在此“订单”中,不仅有需求人才的数量,而且包含了需求人才的“规格”和质量。

    在培养过程之中,继续根据每年一次的调研结果,动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及人才培养方向;学生不少于半年的综合实习实训也都按“订单”分配安排到相应省局,由“签单”者负责安排实施并考核,此过程不仅有针对性地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缩短了与就业岗位要求的距离,而且也稳定了“订单”计划。人才培养过程也就是按需适时调整并稳定“订单”的过程。

    学生毕业前,再由教育主管部门出面,组织召集各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见面,实际上是一次对“订单”产品质量的检验。在此过程中,允许各单位间自愿调剂“订单”计划,“互通有无”,前提是产品“包销”,学生都有就业去向。这是按“订单”协议,“验货”和“收货”的过程,是一个“订单”培养计划的终了。与此同时,下一轮的“订单”培养计划也就在此环节酝酿产生了。

    在此“订单”培养过程中,“订单”并不仅仅是一纸协议,一份承诺;最重要的是它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通过“订单”,更加密切地将行业(政府)、用人单位(各省局和研究所)、学校和学生联系在了一起,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各司其职、各显其能,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真正建立产学合作教育的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行业教育主管部门起着宏观调控与协调作用,负责“订单”(充分调研基础上由各方协调一致而制定的年度招生计划以及就业方案)的协商制定;组织协调人才需求以及毕业生追踪调查;组织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若干重点问题的研讨与研究课题立项;组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等。

    用人单位负责学生专业综合实践的安排与考核;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并对主体课程设置提出决定性意见,对职业素质要求提出决定性意见;负责接收与安排学校教师的业务实践;与学校合作进行系列技术项目研发。

    通过“调研—会商—‘订单’—合作培养—对口就业—信息反馈”这样一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办学形成了产学一体化的合作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基本实现了学生“零距离”就业,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面向社会,探索更加广阔的产学合作之路

    我校地处京津唐经济圈的中心部位,位于号称“金三角”地带的河北省燕郊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不仅交通便利、信息灵通,而且周边经济发达,各类企业林立。这就为我校利用自身优厚的职业教育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九五”规划当中,我们就明确提出了“立足行业、面向社会,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多年以来,一直始终不渝地把“服务”宗旨铭刻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

    要想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前提就是要对人才需求了如指掌,这就离不开广泛深入的调研。借鉴我校防震减灾类主体专业的做法并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我们在明确专业设置标准的前提下,将专业设置权限下放至系部,明确要求所有专业,无论是已经开设的或准备开设的,必须一律组建由一线专家或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市场状况进行系统调研,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论证。对新上专业,实行产学合作条件的一票否决,即没有明确产学合作对象和比较系统的合作教育方案的专业一律不批;并向那些有很好产学合作背景和前景的专业,尤其是能进行“订单”培养的专业给予倾斜政策鼓励;提倡多种模式探索,积极鼓励创新。学校相关部门,尤其是与外界交往较多的招生就业工作处,也积极帮助各专业系部进行市场调研,与用人部门牵线搭桥。

    经过艰苦的探索与努力,近年来,我们闯出了两条不同形式或模式的产学合作之路。

    校企(所)合一,资源共享的紧密型产学合作模式。燕郊经济开发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建筑安装业,不仅地方上有10余家建筑企业,各大部委也有若干家国有大中型建筑安装企业在驻。经过调研得知,目前建筑安装业最为短缺的技术工种之一是高级焊接技术人员。企业苦于找不到高素质的员工,学校叹于其高额的专业建设投入。这种境况促使我校与国营大型企业核工业23建设集团公司坐到了一起,并且很快一拍即合:利用双方互补的优势紧密合作共建焊接专业,将公司所属有着雄厚技术力量和培训设备的焊接研究所与学校焊接教研室合二为一,资源共享共同培养2年制焊接专业学生。学校的教师同时成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专业课和实训课的教师;研究所原有的10多个工位的培训场地也就成了学生专业实习和训练场所;每年50名的学生都由企业“包销”,另外,充分利用23公司焊接研究所为全国焊接学会秘书处所在单位的资源和信息优势,努力扩大合作培养规模,面向全国建筑安装行业征订更大的“订单”,使合作培养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小批量、多销路”的“订单”培养模式。我校的工业自动化专业是传统专业,有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北京周边电子和电器工业企业有上百家,以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单独来讲每年对自动化类高职高专毕业生需求数量不是很多但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比如去年北京某变压器厂需要检测人员,在面试时提出应增加电子测量课程的内容与课时;而某电子产品加工企业则强调毕业生的自控编程能力。面对如此“难调”的“众口”,只有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即由用人方提出课程“菜单”和培养计划,协商后签订“订单”协议,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按照主要由企业划定的“图纸”,实施培养计划。这样的“订单”单个来讲,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较少,对学校传统的教学组织无疑是个强大的冲击。我们经过仔细的研究与协商,决定接受这些“小批量”的“订单”,下决心转变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与用人单位一起开发对路的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实施“2+1”培养计划,即在学校培养两年,打好专业基础,体现共性培养;到企业一年顶岗实训,同时接受企业技术人员作专业实践指导和专业核心课程辅导,实施个性培养。真正做到了毕业就能上岗,实现了“零距离”就业。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深受企业与学生欢迎,也真正实现了企业、学生和学校“三赢”的目标。

三、苦练内功,以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维护产学合作长效机制

    要想学校的“订单”源源不断,产学合作长盛不衰,最根本的还是要狠抓人才培养质量。要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特色、打造品牌。这就需要苦练内功、戒骄戒躁、踏踏实实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任何结果都是过程的产物,一件好的产品,必定有着上乘的设计、优良的加工工艺和制造过程。人才培养也不例外,要想取得“三满意”的人才培养效果,就必须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首先必须要有一份适应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这就不能闭门造车,要到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一线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要请有关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参与论证并共同制定方案。我校建立了由80位各类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18个专业指导委员会,他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者必须明确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让广大教职员工明白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这是最关键的质量保证条件。几年来,我校围绕各个主要的教育教学环节制定了多套标准;让广大教师在备课、课堂讲授、课后答疑辅导、作业批改、出题判卷成绩登统等教学环节上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可掌握。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训教学、毕业实习等方面的质量标准10余套。规范了管理、提高了效率。

    第三,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监控机制和激励机制。我们完善了教学事故认定制度;建立了日常巡教和教学督导相结合的常规监控制度,为保证督导的客观性,还与相邻的华北科技学院互换教学督导专家,取得明显效果;建立了教师各类评优制度;定期举办教育技术大赛,并对优胜者予以奖励。凡此种种,都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线客服
咨询电话: 400-654-5809
官方微信扫一扫